我的话竟然变成了 #国家秘密

作者:卯跃 文章来源:网络

6月2日我被贵阳南明公安分局以”非法以社团名义进行活动“为由,我于9月1日在白云区人院提起。白云区办理窗口里面的墙上赫然写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案件当天即被受理。

  

        9月29日上午九点我到白云区法院申请复印“行初716”案件被告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提交的证据和材料。咨询台的工作人员告诉了我案件承办唐法官的联系方式,我打电话过去后接电话的是唐法官的书记员,我说明了要复印材料。书记员说要问一下(庭长)。过一会儿书记员回复我说李庭长告诉她案件涉密不能复印,要等合议庭合议后才能告诉当事人要如何查阅。

 

       我想不通, 一个普通的治安案件怎么成了!?

 

       于是我打电话给李庭长,李庭长语气温和,说案件涉密,南明区公安局提交了定密文件,需要合议庭合议后再告诉当事人如何查阅证据;可能会举行庭前交换证据以及质证。 我于10点过又通过电话询问李庭长对方提交了哪些证据和材料,李庭长说就是案件的所有材料,包括立案材料等等。我问是否所有资料都涉密,李庭长说是的,整个案件的材料都涉密。

 

        我想整个案件材料也就包括我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口供了。我问,他们的笔录是从我们口里获得的,为什么这些话在我们这里的时候不是秘密,变成笔录就成秘密了呢? 

 

       我在思考,对方提交的定密文件是否有效?涉密的理由又是什么?法院是否应该审查涉密的理由能否站得住脚?法院是否应该对其所有文件的涉密性进行审核? 法院是否应该接受”所有案件材料都涉密“这种笼统的说法呢? 如果接受了,难道不有损法院的独立审判权吗?

 

        《行政诉讼法》第四条明确“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驶审判权,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因此我认为白云区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此规定来对材料是否涉密,涉密理由是否充分进行认定,并且要对对哪些材料涉密、哪些材料不涉密进行符合常理的界定与区分;而非笼统接受对方提交的定密文件说所有材料都涉密,因为这无疑会让当事人无法仔细查看证据、充分研究证据材料以准备质证问题和应诉策略,对原告来说相当于变相剥夺了其诉讼权利;对于被告来说相当于逃避监督;对于法院来说,它相当于放弃了其审判的独立性,从而也就无公正性可言。这样,原告所能获得的,只是一个包括了举证、质证、答辩等环节的流程,而不是真正的诉讼权。

 

        盼望白云区人民法院在案件的每一个环节中,能够真正体现其独立性、公正性并作出独立的合议结论!

 

贵阳卯跃

2025.9.30

事关民众生命安全的预制菜被权力推广究竟意味着什么?

文章来源:民生观察

(编者按:中国预制菜争论远没有尘埃落定,而中共当局的大力推广却甚嚣尘上,其中除了天量的经济利益在诱使权力操控外,如何掌控民众的生活,将民众衣食住行全面包办,这是中共极权政体为寻求权力永固的本性使然。虽然说预制菜在世界各地都存在,但在中共极权制造不断食品安全事故中,预制菜在中国的推广就必然是民族的灾难。对此国民应保持高度的警惕。)

 

一、预制菜之争是全民对食品安全的绝望呐喊

 

中国网络知名人物罗永浩9月10日发帖称,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最初回应称“100%没有预制菜”,不过,9月15日,则发布道歉信,并称将部分菜肴改为门店现炒、现烤、现卤煮,其中包括儿童餐。

 

而中国媒体9月13日报道称,有关预制菜的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第一财经“报道称,预制菜有望加强对“防腐剂禁令+冷链升级”的要求;预制菜国标的到来,不仅能给生产企业划出安全“红线”,也将倒逼餐饮业告别“模糊营销”。

 

但也有一些网友明确表示,这不单只是预制菜之争。

 

一位网友写道:“这不是罗永浩和西贝的战争,而是全民对食品安全的绝望呐喊”。

 

还有一位网友写道:“罗永浩成功之处,在于一举戳中了网民对于食品安全和预制菜不满的群体心理,一击成功。”

 

另一位网友说:“谁愿意天天吃着各种催熟剂,各种添加剂,各种农药,各种防腐剂呢?我们的舌头和味蕾已经快忘记食物最原始的味道了!难得吃一次小时候的味道,都要激动的快流泪了。”

 

微信公众号“黑噪音”写道:“我看到的,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问题不在罗永浩,而在于我们找不到罗永浩之外的另一个评价标准、一个可信赖的公共信用体系。”

 

该公众号写道,电商食品售卖商家时常用亮个人身份证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信用。但“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信赖的公共认证体系,当那个体系发挥作用的时候,一纸证书就能直接推翻罗永浩的指责,一纸证书就能让电商的商家们无需再出示身份证。”

 

“但问题是,在现实中大家最不相信的,就是那一纸证书。这才是问题真正的根源所在。”

 

中国的食品安全丑闻层出不穷,今年以来就曾发生过甘肃幼儿园铅中毒事件、杭州饮用水事件等。去年的油罐车混装事件也曾引发社会轩然大波,然而,最终,一些相关报道却被屏蔽。

 

二、什么是预制菜?

  

预制菜也叫料理包,就是将可食用原料经过预加工制成半成品或成品产品,根据需要配以各种辅料,可能会使用食品添加剂,具有保质期长、食用方便等特点。

  

从类型上看,预制菜一般分为4类: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

  

比如我们平时吃的开袋即食的豆干、鸡胸肉,就属于即食食品;需要用热水浸泡后或者加热后才能吃的方便面,就属于即热食品;经过简单烹调就能出锅的鱼香肉丝、梅菜扣肉等,就属于即烹食品;按照分量分装的净菜、净肉、辅料等的小炒菜组合,就属于即配食品。

 

三、预制菜的优缺点

  

优点:

  

①预制菜和一般家庭做菜的区别就在于,免去了买菜、洗菜、切菜等程序,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准备食物和烹调,省去了很多的精力,十分便捷。

  

②对于餐饮经营者来说,预制菜还能更大程度地节约人力、空间和成本,而且出餐快,食客无需等待过长时间,尤其是对于外卖来说。

  

③食品安全相对更有保障:相对于餐饮门店,正规厂家生产的预制菜在食材方面会更为安全可靠。

  

2022年4月27日,全国首部《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在南京正式发布,从食品原料采购、制作加工、包装要求、保质期及最佳品尝期、贮存、配送等环节进行规范,还鼓励食品原料可溯源。

  

2022年6月17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淮安市召开,并制定了《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这让预制菜市场逐渐变得更加规范起来,食材原料的安全性更高。

 

缺点:

  

①对于家庭来讲,如果预制菜成为了每天三餐的主要选择,将会让家庭缺少和家人一起买菜、择菜、洗菜的烟火气,体会不到完整的烹调仪式感。

  

②并且,预制菜的口味都是统一的,是根据调查后大多数人的口味喜好来预制好的,不能实现口味私人化,无法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比如吃一道红烧狮子头,如果选择预制菜,无论你是在家吃还是点外卖,都是一个味道,品尝不到“妈妈的味道或家的味道”。

  

③口感上不如新鲜出锅的菜肴,毕竟它的原料已经被加热处理过一次了,而食客买到手以后还要经过二次加热,口感上会受到影响。

  

④再有,很多预制菜都是经过冷冻保存的,在冷冻的过程中水分凝结的冰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食物的口感和质地,会让食物吃起来有点“粉”。

  

⑤预制菜在口味上可能不及新鲜菜肴,有人对市售现炒鱼香肉丝和料理包鱼香肉丝的风味做了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在整体上的“鱼香”风味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对鱼香肉丝中“鱼香”和“肉”香气具有重要贡献,料理包的鱼香肉丝中杂环化合物检出的种类虽然多于市售菜肴,但含量均较低,导致一些特定的风味物质难以形成,致使料理包中的肉香及发酵香气低于市售菜肴。[3]

  

⑥预制菜的营养较为单一,大多数预制菜为荤食,即便有蔬菜,种类也有一定的限制,常见的都是胡萝卜、豌豆、笋、土豆等储存时间长又不易变色的蔬菜,缺乏绿叶菜。

 

四、长期食用的最大问题

  

预制菜虽然方便快捷,俘获了很多上班族和厨房小白的芳心。但仍然不建议长期三餐都吃预制菜,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

  

①营养不良:上面我们提到了,因为食材种类的限制,导致预制菜的营养较为单一,虽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很好保证,但对于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生物活性成分却较难有更多的保留。

  

这些成分可能会在加工过程中经水洗、高温杀菌、运输等环节出现较多的流失,到了食客手中还会经过二次加热,营养流失更多。再有,预制菜的主食多为白米饭,难以实现粗细搭配。

  

②可能会长胖:很多预制菜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以及为了更长的保存期,脂肪含量较高,热量不低。

  

比如下图这款水煮牛肉,如果仔细看营养成分表就会发现,它的脂肪含量高达16.1克/100克,蛋白质含量为6.5克/100克。详情页面中介绍主要原料为牛后腿肉(蛋白质含量为20.9克/100克,脂肪含量为2克/100克),配菜为金针菇、笋片、海带。

   

如果按照营养成分表中的蛋白质含量来换算,假设蛋白质均来自于牛肉,那么牛肉的含量应该约为33克/100克,来自于牛肉的脂肪便几乎可以忽略。也就是说100克水煮牛肉菜肴中,大约会摄入16克的烹调油。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天烹调油要控制在25~30克,平均每餐也就最多10克。如果经常吃这样的高脂肪预制菜,很容易脂肪超标,增加肥胖风险。

  

③增加慢性病风险:饮食经常脂肪摄入过量,会增加患高血脂的风险;而盐摄入超标,则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还是以上面这款水煮牛肉为例,钠含量高达1110毫克/100克,换算成盐为2.7克食盐。一盒水煮牛肉的规格是500克,2~3人份。即便人均吃150克,摄入的盐也有4克了。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一餐就吃了4克,全天下来盐很容易超标。

  

再比如下图这款梅菜扣肉的料理包,一包主料含量约为96克。钠含量高达1021毫克/100克,一包约折合盐2.5克,占到了推荐量的50%,也是不低了。

   

另外,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大多数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高,但更偏好于咸辣口味的品类。咸意味着盐含量高,而辣意味着油含量高。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吃的预制菜都是高油高盐的,长期吃不利于健康。

 

五、中央推广预制菜

 

东莞虎门居民陈先生告诉自由亚洲电台,现在到处都在宣传和推广预制菜,让人感到蹊跷:“现在到处在搞这个东西(预制菜),有点像‘文化大革命’时期,我感觉这个是中央、上边搞的,老百姓以为是下面(地方政府)在瞎搞。上边(高层)没人搞(预制菜)下面谁敢搞。原来搞核酸检测的张核子(绰号:核酸王)也参合进来了,他们上面都有人,预制菜上了央视13台了。”

 

六、海量预制菜市场

 

据报导,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达4196亿元(人民币,下同),预估未来维持较高的成长速度,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可望达10720亿元。

 

七、网友对预制菜的评议

 

@leoon1997kimo:赵家人都吃特供的 韭菜都只能吃预制菜 太暖心了

@apple111212:预制不是问题,而系要学生被逼食,同埋监管及用料先系大问题。

@山雏973:其实仲可以睇多样野,全中国都食预制菜果时就变相系党控制晒粮食,边个省作反就断边度粮。

@潇湘剑雨:其实预制菜本身是没问题的,因为外国基本有安全标准在哪里预制菜有保障,问题是中国要搞预制菜这样就出大问题了????懂的都懂

@erichappy4974:????????中国人自求多福

@萧景元-b5j:讲得多安全,身体却很诚实,军公教人员为何不吃预制菜,自欺欺人。

????????韭菜只能吃预制菜,我只能吃肉包、豆浆,真让人羡慕!暖心。

@hoimingcheung6340:可以摆咁耐,一定系劲多防腐剂,就算真空,呢个世界有厌氧菌,始终都会腐烂。更可怕系政府想借呢样更破坏中国文化【小编推荐:中华文化是高级文化系统】,当个个都食预制菜,唔好话中国传统厨艺,连基本煮食技巧都唔掂,每个人到时只能靠食预制菜,政府更易操控市民。

@nardong43:食物做手脚 控制人口 珍惜资源 重用食剩嘅餸 解决粮食危机 控制成本 增加官方暴利

@阿基仔:预制菜逐渐往人矿饲料迈进

@hermanlung9292:我一直怀疑预制菜并非商业行为,而系为发生战争后的民生问题作准备。

@foong1985:再一次想起香港大婶回复中国自媒体那一句“猪圈也很大的”…这句话正在中国慢慢实现。只要是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的行业和项目,没有一个不出事的~

@octchung:年龄大一点都知道预制菜和六十年前的大跃进, 人民公社, 人民食堂都是一样的。 人为大灾难又要来了。

@user-diaeg53:预制菜难保他们在烹煮食材方面有没有问题,不新鲜过期圾垃肉加一堆调味料化学物掩盖,你也不会知道,所以有些价钱可以压到那么便宜。

@manHeung-v4g:预制菜大力追捧一个原因利益相关

@2qrcsj8794:????????全世界各国都卖预制菜, 惟一分别系太多中国人做预制菜全无良心, 视食品安全条例冇到, 总之赚钱就得. 欧美日澳嘅预制菜, 生产商有严格监控, 有好多人有良心, 赚钱唔系太晒。

@叶大胖-y5g:想也知道预制菜为了味道及鲜度一定是满满的科技与狠活

@oic8301515:单一思想的灌输与预制菜的普及,中国人的脑子和肠胃肯定与众不同。除了削弱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导致一种集体化的社会行为模式,同时,长期依赖预制食品影响人们的健康,并削弱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

@chocoplayz3272:尽最细化深入民生割韮菜,财富直接上交国家,商人也不用了!保证吃的比非洲小弟还差????

@清晨好:領導人吃特供,一般人吃預製菜!

@iriswahahaha:预制菜令人担忧的是它用得是什么样的食材? 人造肉? 基因改造? 还是过量防腐剂?甚至病毒? ????

@hetori9918:要是预制菜好快省它早就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在资本市场占领大席位,问题是根本不是新科技的发展开拓预制菜新上限,而是新下限的出现,不然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况且没有几个国家普及预制菜。我觉得这是现实世界赛博化初始阶段的一个现象。我认为预制菜概念来自军队化管理,即高压手段。只是化学合成食物从民用层开始普及带来一个假象。一个上千年农耕文化发展出对食物痴迷程度的国家,突然之间反着来,流行化学合成预制菜,在我眼里等于把意大利人的面磨成粉做成馒头,再在里面注入凤梨酱告诉他们以后就吃这个新义面+披萨一样过分。我眼里只有一个人能逆着来,扭曲这些事情,而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是中国彻底不做农业不喂猪养鸡了?

@andywu6225:1.预制菜是党给伟大中国人民的特供,机关里面想吃还吃不到;2.吃草能活三年,吃预制菜不知道能活几年;3.古有秦皇统一文字度量衡,今有习帝统一饮食,5千年一出的圣人。

@030488989:预制菜不是不行,但依韭菜国食安标准,猪可能吃的都比韭菜健康

 

八、中央电视台出面强力推广预制菜

 

2023年9月16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消息,全国预制菜争霸赛第二站比赛15日在安徽淮南举行,全国十多个省区市的近九十个预制菜企业参与。8月28日第15届上海国际餐饮食材展览会期间,当局举办了一场“预制菜产业未来峰会”。3月28日,广东省政府在佛山市举行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遴选大赛等。

 

九、学校受命推广预制菜遭家长抵制

 

含有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预制菜已经流行多年,主要用于餐厅、快餐店。最近,各地教育局鼓励企业将预制菜送入校园,遭到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此事引发网民热议和媒体关注。

综合中国大陆多家媒体报道,江西赣州蓉江新区多名中小学生家长投诉,给学生统一配送的午餐有速度慢、质量差、口感不佳等问题,更指孩子觉得预制餐的质量很差,根本咽不下,甚至有人吃完后腹泻。另外,浙江、广东等多地家长纷纷向地方政府提意见,要求停止“预制菜进校园”。

 

浙江、江苏、江西等地的学生家长,担忧预制菜缺乏监管,过量防腐剂危害孩子健康,强烈要求当局停止预制菜作为学生的午餐。

 

浙江湖州一居民说,孩子一周5天都吃预制菜,将影响孩子健康,要求市政府对预制菜是否进校园给出明确态度,別模棱两可,偷偷引进。该市教育局上周四(14日)回覆,政府要求学校食堂采购新鲜食材,目前没有预制菜进入校园。

 

广东东莞也有家长投诉,发现就读初中的孩子们在学校都是吃预制菜,家长无法接受。官方则指,涉事学校食堂饭菜大部分选用新鲜食材烹煮,暂未发现学校食堂存在预制菜、外购熟食情况。

 

十、预制菜企业老板警告不可长期食用

 

一位制作预制菜的商人在网上发视频,说预制菜不利于健康:“我做预制菜已经七八年了,全网预制菜的商家都保持了沉默,坐山静观虎斗。我坚决反对预制菜在学校推广,那简直是在残害我们的下一代,以我对预制菜的了解,它一定不适合任何人长期食用,做预制菜的初衷并不是面向孩子。”

 

根据注册营养师薛庆鑫刊登在京报网上的文章,预制菜指将食用原料经过预加工制成半成品或成品产品,根据需要配以各种辅料,可能会使用食品添加剂,具有保质期长、食用方便等特点。从类型上看,预制菜一般分为4类: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

 

十一、消费者对预制菜产生疑虑的原因

 

在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锐看来,消费者对预制菜产生许多质疑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因为不了解预制菜的具体范围。其次是在预制菜生产过程中,不少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物等方面不规范,可能有风险。但这是任何食品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跟预制菜本身没关系。再者,一些预制菜的外观、口味欠佳,给人一种「不新鲜」的感觉,所以即便消费者知道预制菜加工过程是安全的,也会对企业的生产水平存疑。

 

在预制菜尚无统一标准的情况下,业界通常将广义的预制菜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调食品、即配食品四大类。但包括赵婷在内的不少消费者,将预制菜简单等同于即热即食的低价料理包。

 

十二、中共极权将预制菜当作战略需要

 

时事评论人士毕鑫对自由亚洲电台说,日本的预制菜保质期三天左右,而中国最长时间可达到一年,而且无需冷藏,便于保存。他对本台说:“预制菜也是中国战略储备中的一种应对策略,比如在疫情封城期间,民众慢慢的接受了预制菜,现在公开推广是为了让民众更好的接受,可能还有更大的灾难性事件发生,疫情、经济等,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灾害,所以他们大力推广预制菜。原来采用的冷冻方式要耗费较大的人力财力。”

 

对于当局大张旗鼓宣传预制菜,毕鑫认为,普通民众看到的往往是一种现象,看不到本质,比如预制菜还可满足自然灾害和战争时期等特殊情况下,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十三、解决预制菜问题的建议

 

为健全预制菜标准体系、推动预制菜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有人建议:

 

首先还是要从制定专项标准入手,建议出台《预制菜生产加工规范》,明确原料、工艺、标识等要求。

 

其次应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通过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要求餐饮环节显著标识“预制菜”,并标注中央厨房名称及保质期。

 

第3, 要建立追溯体系。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推动预制菜全流程电子追溯,纳入“一品一码”监管。

 

第四,要加大惩戒力度,对恶意违规行为适用《食品安全法》关于“从业禁止”的规定,驱逐劣币,并探索消费者集体诉讼机制。

 

第五,可以探索地方立法试点。比如鼓励预制菜产业大省先行制定监管条例,从制度建设层面探索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详情请参看:

 

1、预制菜之争凸显中国食品安全痼疾

https://ift.tt/Cf9VuKE

 

2、罗永浩和西贝吵架,但“什么是预制菜”不是问题核心

https://ift.tt/eghfO8C

 

3、争论之下,预制菜路在何方?——政协委员建言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https://ift.tt/V7R8F5Y

 

4、预制菜有何优缺点?常吃或导致什么问题?一文科普

https://ift.tt/EbupIyi

 

5、中国由上至下推广“预制菜” 家长对此不以为然

https://ift.tt/i2cSO6T

2023.09.19 01:12 EDT

 

6、科技與狠活標籤甩不掉 預製菜的「不信任危機」

https://ift.tt/vq6yrAQ

 

7、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https://ift.tt/DPJw2Zv

 

8、万亿级市场,如何看预制菜的几个疑问

https://ift.tt/jOLdxrv

 

9、六部门发文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 兜牢食品安全底线

https://ift.tt/qoxVSjl

 

10、院士谈预制菜:做不好是人的问题,不是菜的问题

https://ift.tt/ZlL57oE

 

11、令消费者担心的预制菜,出路何在?

https://ift.tt/OJWDs0i

 

12、你真的知道中國預製菜在搞什麼嗎?

 

 

 

 

 

 

 

 

 

 

 

 

 

 

 

持续关注 #吉林 #郭宏英 (二)

文章来源:民生观察

吉林四平郭宏英涉嫌寻衅滋事一案于2025年9月17日开庭,9月24日欲再次开庭于9月22日被电话通知取消。郭宏英的辩护人是吉林长春的王炜,为其作无罪辩护。据四东检刑诉(2025】43号文件显示,郭宏英被指控8宗罪。

  据四东检刑诉(2025】43号显示,被告人郭宏英,1966年8月30日出生,户籍地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住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海银花园小区。   因扰乱单位秩序,于2015年3月20日被四平市公安局铁东区分局行政拘留十日:因扰乱单位秩序,于2017年10月14日被四平市公安局铁东区分局行政拘留十日;因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于2017年10月24日被四平市公安局铁东区分局行政拘留十五日;   因殴打他人,于2018年3月9日被四平市公安局铁东区分局行政拘留十五日并处罚款人民币壹仟元;因妨害公务罪、寻衅滋事罪,于2019年4月30日被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于2023年2月1日刑满释放。   因涉嫌寻衅滋事罪,于2024年10月14日被四平市公安局铁东区分局刑事拘留,经我院批准,于2024年10月30日被四平市公安局铁东区分局执行逮捕。   郭宏英被指控的8宗罪: 第一、郭宏英于2023年4月9日在其微博账号发布“纪念兄长郭洪伟”的文章,在文中编造郭洪伟被莫须有罪名判刑、郭洪伟承包的卫生服务站被强行霸抢、郭洪伟母子被非法拘禁、枉判五年、郭洪伟被莫名死亡、郭宏英被暴力绑架劫持等虚假内容,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部分微博评论中国法律提出质疑、降低了政府公信力,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第二、2023年11月28日,郭宏英在其抖音账号上发布境外《今日质疑网》专门为其制作标题为“郭宏英一家的悲惨遭遇,揭开吉林的权利黑幕和司法腐败”的视频。经查,在境外网络上有关吉林四平郭宏英及“郭氏一家”的报道有35篇,在境外媒体大纪元上有报道3篇,均为歪曲事实、故意抹黑、恶意攻击中国共产党和政府。   第三、2024年9月,郭宏英在抖音、快手平台上发布其哥哥郭洪伟冤死等虚假短视频信息,部分抖音评论内容对我国法律提出质疑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第四、郭宏英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信息网络上发布长春市城郊检察院公主岭监狱渎职等虚假信息,严重扰乱了公主岭监狱正常工作秩序,公主岭监狱为此制定应急预案,并投入大量的警力、物力应对郭宏英违法行为,特别是郭洪伟因病死亡后,郭宏英拒不配合后续的处置工作,无理取闹,在信息网络上发布郭洪伟“被逝去”等不实言论,造成郭洪伟尸体存放达三年之久不能火化,给监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余元。   第五、2024年10月3日,郭宏英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布“吉林四平郭洪伟在狱中无端逝去”的虚假文章,引发评论,对中国法律提出质疑,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   第六、郭宏英在微信群内发布虚假信息。2023年2月1日郭宏英刑满释放后,先后加入信访类微信群46个,群内人员共计12362人,成员400人以上的微信群有15个,群内发布、交流内容多为信访内容。   郭宏英在群内发布《关于吉林省公主岭监狱涉嫌重大违法行为的紧急实名举报核实监督函》,“郭洪伟、肖蕴玲被枉法裁判”、“郭洪伟在公主岭监狱被逝去”等视频、文字信息,歪曲事实,鼓动访民积极紧急关注转发、评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郭宏英在微信群“台湾选民质询中心“担任群主,在群内自行成立议事组织,任命全国各级选民职级,质疑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议事程序。   第七、郭宏英非访及网上散布虚假信息严重扰乱了铁东区公安分局的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了不应有的财政支出13548元。铁东公安分局网安部门增加警力对郭宏英网络媒体账号的巡查力度,同时通过人工和舆情软件等,扩大对郭宏英的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媒体的巡查时间和巡查范围,尤其是在重大安保“节点”和节假日期间,启动舆情应急预警响应机制。郭宏英被依法刑拘前后,为预防舆情被大量炒作,四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和铁东区公安局网安大队动用所有监控警力,结合舆情搜集软件,进行“7X24小时”不间断的舆情监测工作,并联合其他警种部门作出舆情客观引导和处置工作。   第八、郭宏英被刑拘后,之前发布的虚假信息继续发酵,引发了境内外大量网民关注、转发、炒作,恶意攻击中国政府,质疑中国法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产生恶劣社会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郭宏英,女,1966年8月30日出生,吉林省四平市人,四平市铁东区海银花园社区居民,下岗工人,维权访民。   郭洪伟,男,郭宏英之兄,吉林省四平市人,原吉林省松江河发电厂职工。   2006年3月,郭洪伟因举报吉林省龙潭区检察院控申科长和其亲友虚开公款票据,遭打击报复被捕入狱5年; 其不服,出狱后遂多次携母一同进京上访投诉,再遭地方当局打压,2015年3月母子二人均被刑拘、逮捕;   2016年2月1日,郭洪伟和母亲肖蕰苓分别被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法院重判13年和6年,且服刑其间,母子二人因多次出现病危,请求保外就医遭拒;为了给亲人讨回公道,郭宏英长期驻京投诉和积极参与各种维权活动,又遭地方当局打压。   2018年1月24日,郭宏英曾因到长春市向吉林省“两会”代表递送伸冤材料,而被维稳人员拦截绑架;   同年3月6日,又因去探监看望其兄,而被四平市警方以“越级上访,殴打他人”为由处行政拘留15天;   同年3月24日,又被警方以涉嫌“妨害公务罪”刑拘;一个月后,被四平市检察院起诉,且新增“寻衅滋事罪”;   2019年4月18日,其案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法院开庭受理,两天后被以“妨碍公务罪”(判1年6个月)、“寻衅滋事罪”(判4年),二罪并罚,最终执行有期徒刑5年;其不服上诉;   2019年8月21日,经吉林省四平市中院二审裁决,依然维持原判。 其兄郭洪伟入狱后在监狱受到酷刑虐待,入狱6年后于2021年4月9日上午10点,因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7岁。   郭洪伟死亡后受到各界朋友的关注,家属因质疑死因故尸体一直未火化。   2023年2月1日,郭宏英刑满获释。此前在吉林省长春女子监狱服刑。   郭宏英出狱回家两天后才得知哥哥死亡事实,郭宏英悲痛万分几乎崩溃无法接受。   其出狱后一直被当地维稳,外出办事都是由警察国宝等陪同,其继续寻找哥哥郭洪伟死亡真相,却处处碰壁遭到刁难。   郭宏英一家共计29年冤狱,其兄郭洪伟被冤判18年,冤死在监狱。母亲肖蕴苓为儿子伸冤判刑6年,郭宏英为哥哥郭洪伟申冤判刑5年,在第一次出狱后不久再次被抓羁押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