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回国手机被运营商强制关停男子在海拔4000多米路边冻到崩溃

文章来源:民生观察

2025年10月5日,李先生从尼泊尔经西藏樟木口岸回国,手机遭运营商因系统判定存在反诈风险强制关停。此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讨论集中在防诈措施是否合理、运营商的服务响应速度和用户权益保护上。公众质疑“一刀切”,反诈成本失衡。网友吐槽:正常使用被停机,为什么不停诈骗分子的电话。极端环境下客服拒开应急通道,反诈措施与用户生命安全冲突。为防1元损失,消耗万元社会成本,且边境诈骗电话仍频发,真实防诈效果存疑。以防诈名义牺牲用户权益,在安全措施忽视极端场景下的生存需求,“保护”必将异化为系统性伤害。李先生事件揭示:真正的保护应让人安心而非窒息,防骗的终极目标始终是守护人的尊严与安全。技术与规则的本质应是服务人,而非束缚人。要防的不是遵纪守法的普通群众;要守护的是客户群体的通信安全,而不是运营商的“权威”。

 

手机被无故停机是当前电信服务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类似案例高发。

 

黑猫投诉平台超9000条“无故停机”投诉,涉及出境旅游、频繁拔插SIM卡等场景。客服推诿、投诉无果,部分用户最终无奈起诉运营商……但用户维权需自行收集证据起诉,成本高昂。

 

1、闫煜低调:给我手机停机,嫌弃我打电话太多停机的,导致一下午都没法干活了。我在9月23号投诉10086,他们根本没给我打电话就处理完成了,我之后接到电话,就说了句抱歉,我说需要给我赔偿损失,他们说没权处理。之后我在9月25号继续升级投诉,结果默认关闭了,中国移动是黑社会。

 

2、深圳用户复机后再次被停,需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才能解封。

 

3、科技六动:当时我出差上海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真的是急坏了。还好客服电话可以打通,说我平凡换手机检测到风险就把我的号给停了。然后折腾半个多小时才搞定,又是密码服务,又是人脸识别解锁的,客服还说了如果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本人去手机卡所属区的去营业厅解锁了。真的很好奇,每个月换几次手机也会有影响吗?

 

4、唯一的吕老:移动,你真的过分了!正常使用电话,莫名其妙给我突然停机,说我异常使用。我就想问问,法律给了你一些权限,不是让你来对付老百姓整幺蛾子的!先问你,造成损失,你打算怎么赔?

 

5、晓阳0898:我号码2025年10月9日被无故停机,于10月10日到营业厅复开成功。可是10月11日又被无故停机,于当日去办理复开时让我回家等候3-4日(或曰3-4个工作日)。我12日申诉到“受理中心”后,10月13日有个10086电话联系通知我号码将于第二天内开通。至今仍未开通,如此折腾人! 

6、不要翘起二郎腿:回原单位上班之后,每天要打几十个电话对接工作,移动直接判定存在异常通信,给俺停机。 

 

​7、四川用户十天内被停机三次,营业厅称“原因不明”。

 

8、近期被无故停机三次了!!!没有打电话,早上一看手机直接被停了,让去归属地办理复机,我就请问电信你凭什么法律依据停机,给客服打电话一直扯皮,问题解决不了一个!#电信停机##电信无故停机#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客服 @河北电信 ​

 

事件经过

 

10月5日,第一次出国旅行的李先生从尼泊尔樟木口岸回国的那天,李先生正准备打电话预约班车时,发现自己的移动电话卡是停机状态。他连忙充值200元话费,可手机仍无法使用。“尼泊尔因泥石流交通管制,李先生当时已经在大巴上坐了35个小时,又下车徒步了3个小时才到达口岸。”最后,李先生求助海关工作人员帮忙叫车,当天晚上8点多抵达了聂拉木县。聂拉木县连着下了两天大雪,整个城市停电。自己身上也没有人民币,此次徒步行李带的少,身上只穿了一件冲锋衣。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聂拉木温度已经零下,积雪有膝盖那么深,李先生站在街上很绝望,手机打不出去电话,付不了账。

 

李先生询问中国移动客服得知,为了防止其被电信诈骗,手机号被进行了“保护性关停”。客服告知他要想恢复有三个方式,前往就近营业厅进行实名验证,也可以返回新疆办理,或者找光线较好的地方通过网上验证,“5日晚上太暗,网上方式解决不了,当地营业厅也已经停电关门。”李先生对移动客服讲述了自己的困境,希望能把数据连接打开4个小时,“让我去吃顿饭、休息下,找车去下一个目的地就行。我又没有违规操作,手机还扣着月租,但对方就是处理不了。”

 

无奈之下,李先生只有求助当地警察,终于在当晚10点多住进了酒店。10月7日,李先生取消了原本的徒步行程,前往日喀则市移动营业厅办理实名验证,却被告知没有权限处理,需返回新疆或在拉萨办理。李先生在日喀则紧急办理了一张电信的电话卡后,立即前往拉萨。他接到移动相关人员回复称,他不用前往拉萨处理,将会在48小时回复处理结果。随后,他离开拉萨继续自己的行程。

 

12日晚,新疆移动客服称,关停手机号是为了保护用户的权益,避免号码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违规违法行为。停机15分钟前会收到保护性关停的短信,二次实名认证即可复开,可以通过中国移动10086微信服务号,进行二次实名验证,或到最近有权限的营业厅核验,不是所有营业厅都有跨省办理的权限。如何判定号码涉及诈骗呢?上述客服称,是系统检测到异常使用情况才会停机。异常情况包括哪些?客服表示无法核实。

 

李先生表示,他并未提前收到关停短信,他理解防诈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希望移动能告知关停的缘由。事发至今,他的卡仍未恢复。眼下,恢复这张移动卡已经不是他的诉求了。他已经向移动提出,希望退还他因关停误充值的200元话费,并赔偿更改行程去往费用……

 

网友评论

 

時羽你不凡:这起事件撕开了反诈机制人性化缺失的缺口——本为守护用户的措施,却在极端场景下变成了“生存障碍”,实在令人唏嘘。“保护变伤害”的核心,在于执行中的“一刀切”与“无缓冲”:系统自动判定“异常”却不说明标准,直接切断全部通信而非分级限制;异地复机需返回归属地,与数字化时代的便捷服务背道而驰;极端天气下无紧急白名单,客服“无权限”的回应更显机制僵化。反诈的初衷是保障公民权益,而非牺牲个体基本生存需求。正如网民所言,“真正的保护应让人安心,而非窒息”。若运营商只依赖技术风控,忽视边境、极端天气等特殊场景的人道需求,再完善的防诈制度也会失了民心。此案更应成为机制优化的契机:建立分级风控、跨省协同解封、动态调整风险等级,才能让技术防控既守住安全底线,也留足人文温度,避免“为了防风险,反而制造风险”的尴尬与遗憾。 

 

云默价投笔记:不止他一个,好多网友都吐槽,有的跨省旅游被停机,有的频繁拔插SIM卡就被封,线下营业厅还经常以“权限不足”推来推去。这么“一刀切”,把人逼到饥寒交迫的绝境,这哪是保护啊。

 

贾敬华:前几年的时候,我手机卡在高铁上也被停机了,理由也是异常通信。打客服问为什么停机,回复也是异常,怕我被骗只能停机。后来客服给了链接,上传了验证视频才给解开。有点搞不明白,正常的手机号被停机,理由是怕被骗。而被骗的人,却没有被停机,运营商的这系统太智障了吧。

 

彩财小禄:说是为了防止机主被电诈保护性停机,但是运营商是凭什么判断机主可能被电诈的呢?是因为机主有出国经历吗?

 

雨落初晴_:说是“保护性关停”,防诈骗的初衷没问题,但也不能不管用户的死活啊。西藏那地方海拔4000多米,又是零下低温,手机一停,联系不上人、付不了钱,这不等于把人往绝境里推吗?而且所谓的“异常通信行为”,客服连具体是啥都说不清,到底是境外漫游算异常,还是通话多了算异常?就这么模糊的标准,说停机就停机,也不提前打个招呼,这哪是“保护”,分明是“添乱”。更不合理的是异地办理的壁垒。现在都全国联网了,一个手机号复机,还得跑回归属地新疆?日喀则的营业厅说没权限,拉萨能不能办还不知道,这不是折腾人吗?还有线上复机,要收验证码,可手机都停机了,怎么收?这不就是个死循环吗?其实这事暴露的不只是移动一家的问题,是整个反诈风控机制太“硬”了,缺了点人文温度。防诈骗是为了保护老百姓,可要是把普通用户逼到饥寒交迫的地步,那方向就偏了。真该建立个分级机制,比如怀疑有问题,先限制支付功能,别直接把通话和网络全停了;遇到李先生这种边境、极端天气的情况,客服也该有临时开通基础通信的权限,别一句“没权限”就打发了。